
隨著我國工業科技的迅速發展,我國可以算是全球第一能源消耗大國。以前我國的的能源結構大約60%以上依靠煤炭,不僅在生產、使用帶來了嚴重的污染,還有煤礦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在進入21世紀后,汽車的需求量急劇增長,我國又成為了第一石油進口大國。為了改變石化燃料為主的能源結構,我國大力投入新能源、清潔能源設施的建設。從天然氣、水力發電、光伏發電、核電,到風力發電、地熱能、沼氣能等,均有較大的發展。

目前,世界的風電資源主要集中在歐洲北海沿岸,如丹麥、荷蘭等國家較早的開發了風電,荷蘭的風車乃世界聞名;另外則在北美,集中在美國中西部高地;中亞的黑海周邊地帶;還有在東亞、西太平洋沿岸及島嶼一帶。
海上風電站的激光技術應用
現在我國海上風電裝置通常建設于淺水中,由于長期受到海水侵蝕,對金屬部件以及制造工藝提出了新的挑戰。風電的整機、葉片、電機、塔筒、電梯、鋼管樁及導管架、等關鍵裝備部件大多數是大型金屬構件,在這方面激光的金屬加工將有不錯的發揮空間,以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熔覆、表面處理為主,另外激光清洗、激光測量等也會有其作用。另外在港口機械、升降臺、金屬鑄造等領域也能廣泛用到激光技術。而渦輪機占海上風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機艙、轉子和塔架三大部分。而這些大型部件損壞后如需更換則成本很高,為了減少成本,通常這些企業會優先選擇激光熔覆技術去修復損壞的部分。

神奇的激光熔覆表面修復術
風電零件如主軸、轉架等在維修過程中經常發現拉毛或磨損嚴重,若不及時修理就無法正常使用。而機器人激光熔覆機可以對行星輪內孔、主軸、行星架(球鐵件)、高速軸等進行修復,其中手臂機器人可以對復雜工件靈活熔覆修復,極大提升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零件的二次利用率,減少維修成本,并縮短了齒輪箱維修周期。

這種機器人激光熔覆機的原理也很好理解。激光熔覆技術是指以不同添料方式在被熔覆基體表面上放置被選擇的涂層材料經激光輻照使之和基體表面一薄層同時熔化,并快速凝固形成稀釋率極低,與基體成冶金結合的表面涂層,顯著改善基層表面的耐磨、耐蝕、耐熱、抗氧化及電氣特性的工藝方法,從而達到表面改性或修復的目的,既滿足了對材料表面特定性能的要求,又節約了大量的貴重元素。